也挺好的,写点东西吧,很早很早就在写这个东西的草稿了。
想来有时候会难过,但也被那些温暖的人温暖了我的时光。
从开开心心地回坑,到疲惫的、生气的、无奈的换片,再到懒惰地发片,再到惨淡地换片。
也不是热情被消耗和消磨。
我一直抱有热情地换片,很认真地对待每一张片、每一封信,能多满就多满。
我甚至为了一些片子写到凌晨三四点。
为了一些活动的文案绞尽脑汁,甚至有的还打大纲。
也试图变着花样找一些景戳来盖,尽量每一批都不一样。
我从高铁移动主题邮局、昌平九龙游乐园、牛街生肖主题邮局……亚运村的国家体育场、国家速滑馆、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万科星园的主媒体中心,再到首钢滑雪大跳台,安贞的冬奥和冬残奥戳,密云不老屯云峰灵境,密云司马台长城,学院路的星谜主题邮局,亚运村的党史展览馆。
走过了丰台、朝阳、门头沟、怀柔、密云、西城、昌平、海淀的一些些邮局,学会了分辨景戳和日戳(文化戳,日戳和临戳)。
大中华北方赛区社恐冠军的我,每次从柜台要戳,上字钉都哆哆嗦嗦的,盖章手艺不行,每次都销出断层,每次寄片前都会盖废一些戳卡才会正式盖片。
也不是抱怨,这些都是换片盖戳路上的点点滴滴。
在这期间,换片才250多张,人就换了不下3批了。熟悉的朋友还在,但是也渐渐没影了。
当然,也有特别惊喜的事情,捞到了一个7年前很好的片友,今天还给我说她要给我寄一大堆“在路上”。有个从高二就跟我换片的小妹妹,今年做了冬奥会的志愿者并且给我寄了崇礼原地戳外加瑞士代表队的明信片。
有个南京的片友给我盖了将近20张的景戳戳卡,给我寄了过来,虽然我也挑了一些我盖的手艺还不错的北京的景戳戳卡寄给对方,数量上远远敌不过对方。
从他的戳卡,我第一次见原来收寄的景戳有红色。
在icy上认识了个建设祖国的工程师,他给我讲了很多关于祖国重工业和他家乡钢铁产业的知识,炼钢铁是那么的壮观。
还有个对北方有着百十个好奇问题的好奇宝宝,每次我都拿出时隔多年的语文描写功力,甚至查文学描写词典给她描述北方的奇特之处,比如:北京飘杨树毛就像是你把全城人的棉裤拆了大家一起用棉花打雪仗。(奇奇怪怪🤣)她喜欢我拍的白桦林。
也认识了一个小姑娘,那是第一次我完整地把我的“爱情故事”和关于“To Be Or Not To Be”的故事讲给她了,除此之外这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比她清楚了,是的。
认识了一个搞美学研究和领域艺术研究的姐姐,我们一起聊了很多很多,人生的烦恼,爱情故事,婚姻问题,生育相关的理念。她告诉我北极的极夜有4个月那么长,那时候会无比想念阳光。
还有个7年VX的老友,竟然7年后才知道对方玩icy,现在当然是每日出现,然后消失,默默换片。
还有个老友,我从人家要地方特产网店,问一些跟换片毫无关系的吃吃喝喝的问题,比如:毛蟹年糕,生腌虾和蟹会不会吃出问题,问她拍的火腿小哥怎么那么帅。
还有个友,我想进团购明信片的群,她一晚上给我拉了十几个!“家底都掏出来那种慷慨”。
还有个友,人家一有什么好的戳卡,片子,封就想着我,我是真眼馋,但是欠了太多的片子,我已经债台高筑,我不能太过分!人要脸,树要皮啊!😂
更有个老师,我总是站内人家请教这个请教那个的,学到了不少知识。
在这里我倾听了很多很多人的烦恼,爱情烦恼,还有热泪盈眶的青春故事,关于友情的勇敢故事,关于在路上旅行的有趣故事,甚至有接过email,我也很认真的回了信。
喜欢喝酒,所以经常会想开一些关于酒类的活动。喜欢羽生结弦,所以为了开关于他的活动,我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怒读完2本《苍炎》。
我记得我开过一个写信的活动,关于合格的父母,应该5个名额,有3个人都跟我交换了意见,交流了超多内容,超长登记内容。根据大家的内容,我第一次深入思考了是否要为人母亲是不是可以做好一个母亲的问题,也和我对象展开了为期一周的唇枪舌剑、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的激烈辩论,最后他赢了,他是冠军🏆。
那五封信没有一封轻松的敷衍的,几乎都经过了深思熟虑,打了好几遍大纲,还查了一些资料和心理学的书籍。每个人的内容都不一样。其中有一封甚至通宵完成,当然对方也给我登记了十几条评论,她说划拉屏幕都要出火星子了。
因为有个认识了20几年的发小儿,还守边疆。所以喜欢一些红色主题的东西,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多数职业略微特殊,就更喜欢红色主题相关邮品和题材。跟他们其中的几个交流我也是偶尔写信寄一些邮品什么的。以至于一些老友或者相熟的icyer认为我是个极其“又红又专”的人,热爱祖国过了头那种的。
我跟邮政大哥混熟了,甚至有他的电话,每次都七八封,为了我的信专程跑过来一趟。
可是,路上总有一些不高兴。
首当其冲是不被尊重,言论、活动要求、底线。
人啊,跟动物的区别其中一点就是懂得尊重别人。
我收到过:
北京无美食,全靠穷讲究。
北京人人均400分上清北。
鸡你太美,蔡徐坤骚了吧唧的。
你一定有好几套房子吧?
盒换非盒怎么了?
(❌涉及政z立场和抗疫的内容不予展示,自己脑补吧。)
(❌有些内容不配上榜,手动河蟹。)
抱着都行,可以,没关系的那种佛系心态。经历了一个说服自己:没事换个片而已!的过程。
一开始,不太会拒绝别人,不按活动要求加的人,我也都认认真真地发了片。
怕被人说:你太小气了。小肚鸡肠。哎呀,不就是换个片吗?没必要这么认真吧?而一直好、都好、行、没关系。
昨天还跟一个老师说,我觉得我说的东西让您见笑了😂,都是鸡毛蒜皮。
被人空登了。被人一句“谢谢,祝好。”敷衍了。
自己写了好几百字的站内内容去分享,对方半个字都没回。我倒不会不高兴,我自己疯狂输出的热情过了头,打扰别人了。
有个icy后台,能看待登记的明信片报表,我通常不会看,因为好多个“未寄出”还生成了ID,拉低了收的数据。
还有参加完你活动就消失不见了不登录了,登录日期永远停在了参加你活动那天,你的片子发过去,当然不会有回应。
会因为icyer向我倾诉的烦恼一起烦恼,甚至有时候很生气,想骂醒对方。
真的是累积的过程吧?
把icy上的一切都跟自己的生活和心情牵扯太深了吧?
换片真的应该只是我人生的一部分啊,日常友好和平的交流啊?怎么能影响到我的日常和生活情绪呢?
最近一周我想到icy上的点点滴滴,就会很低落,甚至出现了再次退坑的念头,数次修改主页。
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写出“退坑了XDM,江湖再见”这句话。
第一次来这里的原因很简单,是大学同学拉我入坑的。
第二次换号,是因为第一个号主页404。
第三次来这里是为了发退坑片,80分邮政大桃花极限片。
这一次来这里是为了开启全新的换片旅程,感谢xdm的支持,一开始我的摄影片虽然片子白卡质量不是很好,但大家都热情的支持。我正在升级自制摄影片的纸质,甚至上了部分工艺。普通尺寸的成本甚至一张达到¥1.5,大尺寸的更贵,毕竟厚啊,我都怀疑会不会快递箱子那么厚。
可是路上的快递,我并不那么期待了。
一路以来,快乐真的多过不愉快吗?
付出不计较回报是否对等,就不会失望,但偶尔还是会忍不住地低落。
我想过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如今,我以梦为马,越骑越傻。
我做出的决定一定是给过这件事的起因不下3次机会。
说真的,icyer中少我一个不少,多我一个也不会拥挤。
但是,从15年开始,在icy上度过了几个生日,即使不换片的日子不登录也来逛逛,在这里每一张片都倾注了我的热情。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贴邮票我都不愿意有哪个角没抹到胶而翘角。
好了,就写这么多吧,请君勿轻易擅自对号入座。
胶水用完了,这篇也写完了。
暂时,只给熟人写片吧,让我治愈一下我自己。收拾收拾,重新出发。
另外,该拉黑的拉黑,该挂我的挂我,让我松一口气。
啊,终于还是说出来了。
其实,在这里还是温暖的,大家都很尊敬对方,私下会叫对方某某老师。
最后,在这里:
司恬恬S.T
祝icyer们换片愉快,近期过生日的小伙伴生日快乐,家人都健康平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岁岁无忧。
祝icardyou长长久久,用户越来越多。
感谢站爸和各位技术们,让我从15年有个属于自己的小秘密基地。
祝好!
2022-07-07
司恬恬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