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片]儿童节

发起人:Frosty(北京) · 2021年6月18日

和大陆不一样,台湾的儿童节是每年的公历4月4日。这一点是传承了民国时期的旧制。1931年,中华慈幼会连同中华儿童教育社,向国民政府提出请愿,希望政府贯彻落实相关国际宣言精神,设定4月4日为专门的儿童节,以彰显切实保障儿童权益的国家态度。随后,国民政府教育部出台了相应规章,将这一提议上升为正式制度安排。1932年4月4日就是据此设立的第一个儿童节。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的儿童节也是4月4日,回归祖国以后也没有再作变动。

1956年4月4日(儿童节当日),中华邮政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以茁壮成长的幼苗和玩耍的男女儿童为主图,衬以万字纹、朝日、祥云、仙鹤、瑞鹿等富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装饰图样。邮票一套三枚,除面值和颜色不一外,大小、图样、纸质基本一致。三枚邮票面值分别是新台币4角(绿色,发行700万枚)、新台币1元6角(蓝色,发行200万枚)和新台币2元(红色,发行100万枚)。当时的邮政管理当局为这套邮票特意制作发行了单独的首日封。

说起来很有趣,这个首日封虽然写满了字,但其实并未实寄过。它销的戳是集邮用戳,不用于实寄业务。另外加盖一枚紫色“发行首日”台北飘旗戳,标明发行日期为“四五”(1956)年4月4日。

那么为何会有“某某人收”的字迹呢?一开始我也觉得很奇怪。买回之后仔细查看,发现里面有一封信。原来,这个首日封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礼物,他们在把此物送给孩子们的时候,也就很郑重其事地采取了“xx收”的格式——虽然这样一个销了集邮专用戳的首日封是压根没有走过实际的邮路的。

信件原文如下,为原貌起见,仅作标点和繁简转换,不作技术处理。相关语句陈述仅代表当年写信者的立场。无法辨识的字以星号※代替。

文屏、大鹏爱儿:这是爸爸第一次给你俩写信,你们也是第一次收到自己的信。但信里寄给你们的是我们中华民国第一次为儿童纪念节发行的邮票。为甚么要寄去呢?是要邮局盖日期章※好好保存,将来能像小舅舅一样变成小邮集家。祝节日快乐!爱你们的爸爸,45.4.4。

从信件来看,这位父亲很希望培育自己的两个孩子成为将来的集邮家,并特别以他们热爱集邮的小舅舅作榜样——这和现在集邮者在两岸占人口的极低比重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上世纪,集邮是流行颇广的大众文体活动之一种。可能当时这位父亲还买了一套单独的儿童节邮票放在信封里随信一起送给孩子们,但现在邮票已经失却。

很有家庭生活气息的是,信封的背面还加写了一段“续集”,时间是“48”(1959)年12月29日。录文抄写相关原则如前。

这是45年4月4日的信,今天我们(爸妈)又看了看。原来只是你们两个小家伙,现在你们变成大孩子了,因为又来了两个小家伙——红红、如意。

看来这个家庭又多了两个小朋友。我主要收集实寄封品,这份首日封品相并不好,严重发黄,而且也没有实寄过。但它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普通的台湾家庭之父母和孩子的点点滴滴,具有浓厚的生活趣味。大概每一个孩子小时候都有被老师要求给父母写信或者让父母给自己写信的经历吧。我记得我高考前一周就收到了我爸给我写的信——当然是应我老师的要求。不过据我爸说,我妈看到他给我写信,颇感兴趣,立即发出重要指示,要求我爸也给她写封信(当然,是要表扬性质的),否则当天就不做饭了。据我爸说,因为害怕没饭可吃,他给我妈写信的时候那份搜肠刮肚遣词造句的努力,远非随便码码字糊弄他儿子我时可比。

 

图片均系本人拍摄


写评论/参加活动  关注  324  16

添加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