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片]东交民巷

发起人:Frosty(北京) · 2021年4月2日

东交民巷,原名东江米巷,历史上是粮食买卖的集散地。元朝,东、西江米巷连贯一体,称为江米巷,至明朝,因城市建设缘故,营造了北京棋盘街,江米巷分而为东、西两部分。有趣的是,在近代以前,这里其实就已经是中外各族人士杂处之地——明代就在东江米巷设立有会同馆,专门接待来自蒙古、安南(今越南)、朝鲜、缅甸等部族或国家的使节。清圣祖时,俄罗斯沙皇遣人来华学习满、汉语文,也住会同馆。朝鲜、蒙古、琉球、暹罗(今泰国)和廓尔喀(今尼泊尔)等外藩使节也多居东交民巷。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国通过条约攫取了在北京派常驻使节的权利。当时围绕设馆事宜,还发生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英国政府本来计划把使馆设在怡亲王府(第一代怡亲王就是雍正特别喜欢的“十三弟”胤祥),但遭到清政府的拒绝。几经周折,最后英国政府以一年一千多两银子的价格租下位于东交民巷的梁公府,总算是有了馆舍。各国使馆纷纷进驻,东交民巷逐渐成为比较固定的使馆区。这直接导致一点:后来的义和团运动中,东交民巷成为全北京遭受义和团攻击最为严重的地域之一。当时北京流传有民谣:“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指东交民巷);吃面不搁卤,炮打英国府(指英国驻华使馆);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指西什库天主堂)。”老英国府够惨,在其所在的东交民巷被轰了个底儿朝天之后,又被富有幽默感的北京百姓单独拎出来揶揄一番,一笑。

庚子国变之后,清廷与列强订立《辛丑条约》,其第七款正式规定:“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东交民巷正式获得了“使馆街”的法律性地位,中国平民不被允许住居其间,而外国使馆甚至取得了在此驻留军队以“防守”之权(大概是让义和团那份阵仗给吓怕了?)。这当然是严重的不平等。列强还架设了高墙、铁门,甚至还修上了碉堡。从此,东交民巷几乎成为不受中国政府辖制的“国中之国”。

东交民巷不仅有使馆,而且还有大量的外资机构,比如银行。上图左侧所示是著名的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大楼,清宣统年间建立。该楼现为中国法院博物馆所在地。

原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大楼,现系中国法院博物馆(摄于2018年12月21日)
原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大楼,现系中国法院博物馆(近景,摄于2018年12月21日)

或许与“使馆界”相适应地,明信片右侧还展示了一块中英文并用的“SLOW 慢走”提示牌。

该片的印刷很有特色,纸质表面凹凸不平,但对光看起来是有规律的,不知有何讲究。

中华民国成立后,未能立即废除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东交民巷作为使馆界依然故我。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起“国民政府”。随着国民革命军北进和中国政治重心的南移,各国使馆陆续南迁,但他们仍然控制着东交民巷一带,直到抗战期间。关于当时东交民巷的权属问题,我所见的多种资料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认为,抗战后期,英美等国通过与国民政府订立平等新约,将在东交民巷的行政管理权交还国民政府。但当时北平尚在日伪政权控制之下,这一“交还”恐怕象征性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据称当时毛泽东特别下令,解放军一定要从东交民巷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布布告,宣布收回一切外国“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兵营”所形成的地产权,并征用相应兵营建筑。各国使领馆陆续多迁到建国门附近。文革期间,东交民巷一度被改名为“反帝路”,西式建筑多受到冲击,后复名并予以保护。现在,东交民巷是北京最著名的欧式建筑群所在地。

 

图片均系本人拍摄


写评论/参加活动  关注  167  4

添加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