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封都系香港邮友寄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套封并非香港邮政官方发行或一般集邮者自行设计,而是由香港中国邮学会(China Philatelic Association, Hong Kong)设计并制作。中邮会于1946年成立,是香港第一个以中国血统居民为主要成员的集邮者组织。从成立当年开始,中邮会为每一套香港邮票配套设计、制作首日封。这一可贵传统被忠实地继承、践行着,直至今天。
下面这枚贴的是套票,展示的是四种以牛为灵感来源的艺术品——黄杨木雕牛(面值港币2元,右上角)、紫砂素烧陶艺小牛(面值港币3.7元,左上角)、青铜牛(面值港币4.9元,右下角)和陶瓷牛(面值港币5元,左下角)。值得注意的是,四枚邮票的背景纹饰也颇考究,按面值从低到高分别是芍药、荷花、菊花和梅花,似也和一年四季相对应。
面值港币10元的纸质小型张,则为漆绘木雕耕牛,背景是丰收的农田、滚滚的河流和水车,寓意丰收、吉祥与幸福,也切合中华民族勤劳勇敢、重视农耕的历史传统。
同期香港邮政还发行了一枚主图与10元小型张基本一样的丝织小型张,面值高达港币50元。
香港邮政经常发行“心思心意”(Heartwarming)邮票,这次也是。某种程度上,它和内地的个性化邮票很相似,都带有不含面值的副票,可以自主定制内容。但是,它又和内地现在的邮票有很大区别:它没有固定面值,而是分为“本地邮资”和“空邮邮资”两档,具体售价和代表的面值因时而动。“空邮邮资”邮票一般比“本地邮资”邮票印刷精美。这次的“本地邮资”主图是前面已经看到的黄杨木雕牛,而“空邮邮资”主图是青铜牛。
图中均系本人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