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片]逝去的“国门”

发起人:Frosty(北京) · 2021年1月25日

北京的建都史约有一千年,而遗留至今的古建筑则主要来自明清两朝。在二十世纪新的城市规划方案下,北京城的部分老建筑逐渐被改造乃至拆除。这一进程最晚在民初就已开始,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北京旧有的城墙和城门基本上被拆了个精光,目前所剩可称老物什者,大约只剩下几座不完整的城楼、箭楼、角楼和一点儿残留的城墙了。(冷知识:现在的天安门城楼整个儿是1970年前后新造的。)

北京有句老话叫“内九外七皇城四”,说的就是北京内外城和皇城的基本格局。所谓“内九”,指的是北京内城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等九门(这九门和元大都九门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如正阳门原系元大都丽正门、崇文门原系元大都文明门——也叫哈德门);“外七”,指的是北京外城的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皇城四”,一般认为是鼎鼎大名的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不过在上述诸门中,有一座地位更为重要的门似乎未被提及,即中华门。“中华门”的名称是民国改的,此门在明叫大明门,在清叫大清门(满语:Daicing Duka),享有某种“国门”的地位。此门的位置在天安门之外、正阳门之内,无城楼,是实心的砖石结构建筑。这张明信片展示的就是此门(右上角),但或许是后期上色的缘故,大清门后的天安门之瓦色失真了。从门后尚有千步廊建筑来看,相关原始照片拍摄应不晚于民国四年。

明信片设计者对此门的定位是“紫禁城之主入口”(Main Entrance to the Forbidden City)
略有凹凸效果

说到“国门”,有个未经考证的笑话:民国创立之后,政府以为“大清门”的名称有碍国体,决意更名。更名就要换匾,政府意图,将“大清门”匾摘下,翻个个儿,在背面直书“中华门”可也。结果摘下来一看,众人皆傻眼:背面是大大的“大明门”三字。——这招,合着清人早就用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扩建天安门广场,中华门建筑于1954年被拆除。此门原址就是今日的毛主席纪念堂的位置。在著名的《开国大典》中,我们还能看到此门的大概面貌。不过由于是远景,到了小小的邮票上,中华门就“消失”了——很有意思的是,待到下图所示邮票发行时,中华门建筑也的确“消失”了。

纪7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五组)》(1959.10.1),雕刻版印制,面值人民币20分,发行量350万枚

 

图中均系本人藏品


写评论/参加活动  关注  223  5

添加表情